设计模式-9章(适配器模式)


第九章 适配器模式

适配器模式(Adapter Pattern)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,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。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:

  1. 系统需要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,但其接口与系统的要求不匹配。
  2. 希望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,该类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接口进行交互。

适配器模式通过创建一个中间适配器类来实现这种转换,该适配器类包装了需要适配的对象,然后提供一个符合目标接口的新接口。这样,客户端代码就可以与适配器类交互,而不必关心底层的实现细节。

适配器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角色:

  1. 目标接口(Target Interface): 这是客户端代码期望的接口,适配器模式的目标是使已有的类或接口符合这个目标接口。

  2. 适配器(Adapter): 适配器是一个实现了目标接口的类,它包装了需要适配的对象,并将客户端的请求委派给这个对象。适配器可以是类适配器(继承)或对象适配器(组合)。

    1. 类适配器(Class Adapter):

      • 实现方式: 类适配器使用继承来实现适配器。适配器类继承了被适配者类,并实现了目标接口。

      • 结构特点: 在类适配器中,适配器类同时拥有被适配者类的行为和目标接口的行为。

      • 优点:

        • 简单直观:适配器类与目标接口的关系在类的继承关系中明确可见。
        • 可以重定义被适配者类的行为,从而可以修改或扩展其功能。
      • 缺点:

        • 只能适配一个被适配者类,因为Java不支持多重继承。
        • 如果被适配者类是一个接口或抽象类,那么类适配器就无法直接适配它,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现类。

      示例代码(类适配器):

      // 目标接口
      interface Target {
          void request();
      }
      
      // 被适配者类
      class Adaptee {
          void specificRequest() {
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daptee's specific request");
          }
      }
      
      // 类适配器
      class Class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{
          public void request() {
              specificRequest(); // 调用被适配者类的方法
          }
      }
      
    2. 对象适配器(Object Adapter):

      • 实现方式: 对象适配器使用组合来实现适配器。适配器类包含一个对被适配者类的引用,并实现了目标接口。

      • 结构特点: 在对象适配器中,适配器类通过包含被适配者对象来实现目标接口的行为。

      • 优点:

        • 可以适配多个不同的被适配者类,因为它不受Java的单继承限制。
        • 更灵活,可以适配被适配者类的任意子类或实现。
      • 缺点:

        • 不能重定义被适配者类的行为,只能通过委托来实现适配。

      示例代码(对象适配器):

      // 目标接口
      interface Target {
          void request();
      }
      
      // 被适配者类
      class Adaptee {
          void specificRequest() {
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daptee's specific request");
          }
      }
      
      // 对象适配器
      class Object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{
        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;
          
          public ObjectAdapter(Adaptee adaptee) {
              this.adaptee = adaptee;
          }
          
          public void request() {
              adaptee.specificRequest(); // 调用被适配者类的方法
          }
      }
      
  3. 被适配者(Adaptee): 这是需要被适配的类或接口,其接口与目标接口不匹配。
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适配器模式的工作原理。假设我们有一个英国插头(英标插头),但是在美国需要使用美国插座(美标插座)。为了在美国使用英国插头,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适配器来转换插头的形状。

// 目标接口 - 美国插座
interface USASocket {
    int voltage();
}

// 被适配者 - 英国插头
class UKPlug {
    int voltage() {
        return 220;
    }
}

// 适配器 - 英国插头适配到美国插座
class UKToUSAdapter implements USASocket {
    private UKPlug ukPlug;

    public UKToUSAdapter(UKPlug ukPlug) {
        this.ukPlug = ukPlug;
    }

    public int voltage() {
        // 适配器将英国插头的电压适配到美国插座
        return ukPlug.voltage() / 2;
    }
}

// 客户端代码
public class Mai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UKPlug ukPlug = new UKPlug();
        UKToUSAdapter adapter = new UKToUSAdapter(ukPlug);
        
        // 使用适配器连接英国插头到美国插座
        int voltage = adapter.voltage(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dapter voltage: " + voltage + "V"); // 输出:Adapter voltage: 110V
    }
}

在这个示例中,UKToUSAdapter 类是一个适配器,它接受一个英国插头对象并实现了美国插座的接口。当客户端调用适配器的 voltage 方法时,它会将英国插头的电压适配成符合美国插座的电压,并返回结果。这样,客户端就可以在美国使用英国插头,而不必修改插头或插座的原始类。

适配器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,它允许你在不破坏现有代码结构的情况下,将不兼容的接口进行适配,从而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扩展性。


关于适配器模式,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它的两种实现方式,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,以及 5种常见的应用场景。同时,我还会通过剖析 slf4j 日志框架,来给你展示这个模式在真实项目中的应用。除此之外,在文章的最后,我还对代理、桥接、装饰器、适配器,这 4 种代码结构非常相似的设计模式做简单的对比,对这几章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。

1. 适配器模式的原理与实现

适配器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Adapter Design Pattern。顾名思义,这个模式就是用来做适配的,它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兼容的接口,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。对于这个模式,有一个经常被拿来解释它的例子,就是 USB 转接头充当适配器,把两种不兼容的接口,通过转接变得可以一起工作。

原理很简单,我们再来看下它的代码实现。适配器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: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。其中,类适配器使用继承关系来实现,对象适配器使用组合关系来实现。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。其中,ITarget 表示要转化成的接口定义。Adaptee 是一组不兼容 ITarget接口定义的接口,Adaptor Adaptee 转化成一组符合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。

类适配器: 基于继承:

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{
    void f1();
    void f2();
    void fc();
}

public class Adaptee {
    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    public void fb() { //... }
    public void fc() { //... }
}
        
public class Adapto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ITarget {
    public void f1() {
        super.fa();
    }
    public void f2() {
        //...重新实现f2()...
    }
    // 这里fc()不需要实现,直接继承自Adaptee,这是跟对象适配器最大的不同点
}

对象适配器:基于组合:

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{
    void f1();
    void f2();
    void fc();
}

public class Adaptee {
    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    public void fb() { //... }
    public void fc() { //... }
}

public class Adaptor implements ITarget {
  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;
    
    public Adaptor(Adaptee adaptee) {
        this.adaptee = adaptee;
    }
    public void f1() {
        adaptee.fa(); //委托给Adaptee
    }
    public void f2() {
        //...重新实现f2()...
    }
    
    public void fc() {
        adaptee.fc();
    }
}

针对这两种实现方式,在实际的开发中,到底该如何选择使用哪一种呢?判断的标准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 Adaptee 接口的个数,另一个是 Adaptee 和 ITarget 的契合程度。

如果 Adaptee 接口并不多,那两种实现方式都可以。

如果 Adaptee 接口很多,而且 Adaptee 和 ITarget 接口定义大部分都相同,那我们推荐使用类适配器,因为 Adaptor 复用父类 Adaptee 的接口,比起对象适配器的实现方式,Adaptor 的代码量要少一些。

如果 Adaptee 接口很多,而且 Adaptee 和 ITarget 接口定义大部分都不相同,那我们推荐使用对象适配器,因为组合结构相对于继承更加灵活。

2. 适配器的应用场景总结

原理和实现讲完了,都不复杂。我们再来看,到底什么时候会用到适配器模式呢?

一般来说,适配器模式可以看作一种“补偿模式”,用来补救设计上的缺陷。应用这种模式算是“无奈之举”。如果在设计初期,我们就能协调规避接口不兼容的问题,那这种模式就没有应用的机会了。

前面我们反复提到,适配器模式的应用场景是“接口不兼容”。那在实际的开发中,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接口不兼容呢?我建议你先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,然后再来看我下面的总结。

2.1 封装有缺陷的接口设计

假设我们依赖的外部系统在接口设计方面有缺陷(比如包含大量静态方法),引入之后会影响到我们自身代码的可测试性。为了隔离设计上的缺陷,我们希望对外部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二次封装,抽象出更好的接口设计,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了。

具体我还是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,你直接看代码应该会更清晰。具体代码如下所示:

public class CD { //这个类来自外部sdk,我们无权修改它的代码
    //...
  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Function1() { //... }
        
    public void uglyNamingFunction2() { //... }
        
    public void tooManyParamsFunction3(int paramA, int paramB, ...) { //... }
        
    public void lowPerformanceFunction4() { //... }
}

使用适配器模式进行重构:

public class ITarget {
    void function1();
    void function2();
    void fucntion3(ParamsWrapperDefinition paramsWrapper);
    void function4();
    //...
}

注意:适配器类的命名不一定非得末尾带Adaptor

public class CDAdaptor extends CD implements ITarget {
    //...
    public void function1() {
        super.staticFunction1();
    }
    public void function2() {
        super.uglyNamingFucntion2();
    }
    public void function3(ParamsWrapperDefinition paramsWrapper) {
        super.tooManyParamsFunction3(paramsWrapper.getParamA(), ...);
    }
    public void function4() {
        //...reimplement it...
    }
}

2.2 统一多个类的接口设计

某个功能的实现依赖多个外部系统(或者说类)。通过适配器模式,将它们的接口适配为统一的接口定义,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多态的特性来复用代码逻辑。具体我还是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。

假设我们的系统要对用户输入的文本内容做敏感词过滤,为了提高过滤的召回率,我们引入了多款第三方敏感词过滤系统,依次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过滤,过滤掉尽可能多的敏感词。但是,每个系统提供的过滤接口都是不同的。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法复用一套逻辑来调用各个系统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,将所有系统的接口适配为统一的接口定义,这样我们可以复用调用敏感词过滤的代码。

你可以配合着下面的代码示例,来理解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。

A敏感词过滤系统提供的接口:

public class ASensitiveWordsFilter {
    //text是原始文本,函数输出用***替换敏感词之后的文本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SexyWords(String text) {
        // ...
    }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PoliticalWords(String text) {
        // ...
    }
}

B敏感词过滤系统提供的接口:

public class BSensitiveWordsFilter {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(String text) {
        //...
    }
}

C敏感词过滤系统提供的接口:

public class CSensitiveWordsFilter {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(String text, String mask) {
        //...
    }
}

未使用适配器模式之前的代码:代码的可测试性、扩展性不好

public class RiskManagement {
    private ASensitiveWordsFilter aFilter = new ASensitiveWordsFilter();
    private BSensitiveWordsFilter bFilter = new BSensitiveWordsFilter();
    private CSensitiveWordsFilter cFilter = new CSensitiveWordsFilter();
    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SensitiveWords(String text) {
        String maskedText = aFilter.filterSexyWords(text);
        maskedText = aFilter.filterPoliticalWords(maskedText);
        maskedText = bFilter.filter(maskedText);
        maskedText = cFilter.filter(maskedText, "***");
        return maskedText;
    }
}

使用适配器模式进行改造

统一接口定义:

public interface ISensitiveWordsFilter {
    String filter(String text);
}
public class ASensitiveWordsFilterAdaptor implements ISensitiveWordsFilter {
    private ASensitiveWordsFilter aFilter;
    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(String text) {
        String maskedText = aFilter.filterSexyWords(text);
        maskedText = aFilter.filterPoliticalWords(maskedText);
        return maskedText;
    }
}

省略BSensitiveWordsFilterAdaptor、CSensitiveWordsFilterAdaptor

// 扩展性更好,更加符合开闭原则,如果添加一个新的敏感词过滤系统,
// 这个类完全不需要改动;而且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,代码的可测试性更好。
public class RiskManagement {
    private List filters = new ArrayList<>();
    
    public void addSensitiveWordsFilter(ISensitiveWordsFilter filter) {
        filters.add(filter);
    }
    public String filterSensitiveWords(String text) {
        String maskedText = text;
        for (ISensitiveWordsFilter filter : filters) {
            maskedText = filter.filter(maskedText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maskedText;
    }
}

2.3 替换依赖的外部系统

当我们把项目中依赖的一个外部系统替换为另一个外部系统的时候,利用适配器模式,可以减少对代码的改动。具体的代码示例如下所示:

// 外部系统A
public interface IA {
    //...
    void fa();
}

public class A implements IA {
    //...
    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}
    
// 在我们的项目中,外部系统A的使用示例
public class Demo {
    private IA a;
    public Demo(IA a) {
        this.a = a;
    }
    //...
}
 
Demo d = new Demo(new A());
    
// 将外部系统A替换成外部系统B
public class BAdaptor implemnts IA {
    private B b;
    public BAdaptor(B b) {
        this.b= b;
    }
    public void fa() {
        //...
        b.fb();
    }
}
// 借助BAdaptor,Demo的代码中,调用IA接口的地方都无需改动,
// 只需要将BAdaptor如下注入到Demo即可。
Demo d = new Demo(new BAdaptor(new B()));

2.4 兼容老版本接口

在做版本升级的时候,对于一些要废弃的接口,我们不直接将其删除,而是暂时保留,并且标注为 deprecated,并将内部实现逻辑委托为新的接口实现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让使用它的项目有个过渡期,而不是强制进行代码修改。这也可以粗略地看作适配器模式的一个应用场景。同样,我还是通过一个例子,来进一步解释一下。

JDK1.0 中包含一个遍历集合容器的类 Enumeration。JDK2.0 对这个类进行了重构,将它改名为 Iterator 类,并且对它的代码实现做了优化。但是考虑到如果将 Enumeration 直接从 JDK2.0 中删除,那使用 JDK1.0 的项目如果切换到 JDK2.0,代码就会编译不通过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我们必须把项目中所有使用到 Enumeration 的地方,都修改为使用 Iterator 才行。

单独一个项目做 Enumeration 到 Iterator 的替换,勉强还能接受。但是,使用 Java 开发的项目太多了,一次 JDK 的升级,导致所有的项目不做代码修改就会编译报错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。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不兼容升级。为了做到兼容使用低版本 JDK 的老代码,我们可以暂时保留 Enumeration 类,并将其实现替换为直接调用 Itertor。代码示例如下所示:

public class Collections {
    public static Emueration emumeration(final Collection c) {
        return new Enumeration() {
            Iterator i = c.iterator();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public boolean hasMoreElments(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i.hashNext(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public Object nextElement(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i.next():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

2.5 适配不同格式的数据

前面我们讲到,适配器模式主要用于接口的适配,实际上,它还可以用在不同格式的数据之间的适配。比如,把从不同征信系统拉取的不同格式的征信数据,统一为相同的格式,以方便存储和使用。再比如,Java 中的 Arrays.asList() 也可以看作一种数据适配器,将数组类型的数据转化为集合容器类型。

List<String> stooges = Arrays.asList("Larry", "Moe", "Curly");

3. 剖析适配器模式在 Java 日志中的应用

Java 中有很多日志框架,在项目开发中,我们常常用它们来打印日志信息。其中,比较常用的有 log4jlogback,以及 JDK 提供的 JUL(java.util.logging) 和 Apache 的JCL(Jakarta Commons Logging) 等。

大部分日志框架都提供了相似的功能,比如按照不同级别(debug、info、warn、erro……)打印日志等,但它们却并没有实现统一的接口。这主要可能是历史的原因,它不像 JDBC 那样,一开始就制定了数据库操作的接口规范。

如果我们只是开发一个自己用的项目,那用什么日志框架都可以,log4j、logback 随便选一个就好。但是,如果我们开发的是一个集成到其他系统的组件、框架、类库等,那日志框架的选择就没那么随意了。

比如,项目中用到的某个组件使用 log4j 来打印日志,而我们项目本身使用的是logback。将组件引入到项目之后,我们的项目就相当于有了两套日志打印框架。每种日志框架都有自己特有的配置方式。所以,我们要针对每种日志框架编写不同的配置文件(比如,日志存储的文件地址、打印日志的格式)。如果引入多个组件,每个组件使用的日志框架都不一样,那日志本身的管理工作就变得非常复杂。所以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统一日志打印框架。

如果你是做 Java 开发的,那 Slf4j 这个日志框架你肯定不陌生,它相当于 JDBC 规范,提供了一套打印日志的统一接口规范。不过,它只定义了接口,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实现,需要配合其他日志框架(log4j、logback……)来使用。

不仅如此,Slf4j 的出现晚于 JUL、JCL、log4j 等日志框架,所以,这些日志框架也不可能牺牲掉版本兼容性,将接口改造成符合 Slf4j 接口规范。Slf4j 也事先考虑到了这个问题,所以,它不仅仅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定义,还提供了针对不同日志框架的适配器。对不同日志框架的接口进行二次封装,适配成统一的 Slf4j 接口定义。

所以,在开发业务系统或者开发框架、组件的时候,我们统一使用 Slf4j 提供的接口来编写打印日志的代码,具体使用哪种日志框架实现(log4j、logback……),是可以动态地指定的(使用 Java 的 SPI 技术,这里我不多解释,你自行研究吧),只需要将相应的 SDK 导入到项目中即可。

不过,你可能会说,如果一些老的项目没有使用 Slf4j,而是直接使用比如 JCL 来打印日志,那如果想要替换成其他日志框架,比如 log4j,该怎么办呢?实际上,Slf4j 不仅仅提供了从其他日志框架到 Slf4j 的适配器,还提供了反向适配器,也就是从 Slf4j 到其他日志框架的适配。我们可以先将 JCL 切换为 Slf4j,然后再将 Slf4j 切换为 log4j。经过两次适配器的转换,我们能就成功将 log4j 切换为了 logback。

4. 代理、桥接、装饰器、适配器 4 种设计模式的区别

代理、桥接、装饰器、适配器,这 4 种模式是比较常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。它们的代码结构非常相似。笼统来说,它们都可以称为 Wrapper 模式,也就是通过 Wrapper 类二次封装原始类。

尽管代码结构相似,但这 4 种设计模式的用意完全不同,也就是说要解决的问题、应用场景不同,这也是它们的主要区别。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。

代理模式: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接口的条件下,为原始类定义一个代理类,主要目的是控制访问,而非加强功能,这是它跟装饰器模式最大的不同。

桥接模式:桥接模式的目的是将接口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,从而让它们可以较为容易、也相对独立地加以改变。

装饰器模式:装饰者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接口的情况下,对原始类功能进行增强,并且支持多个装饰器的嵌套使用

适配器模式:适配器模式是一种事后的补救策略。适配器提供跟原始类不同的接口,而代理模式、装饰器模式提供的都是跟原始类相同的接口。


文章作者: 念心卓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念心卓 !
  目录